大氣污染綜合防治意義
時間:2021-09-15 來源:天達環保 關鍵詞:大氣污染,廢氣治理工程,廢氣治理,環境污染,大氣污染防治 瀏覽:2087
導讀:廢氣治理工程隨著環境保護工作實踐而發展。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都面臨著嚴重的環境行染與破壞,而污染來源復雜、污染物種類繁多,解決這類環境問題僅靠污染源單項治理是難以奏效的,從區域的整體出發進行環境污染綜合防治就成為發展的必然趨勢,廢氣治理在這種大趨勢下也…
(一)廢氣治理工程發展的必然趨勢
廢氣治理工程隨著環境保護工作實踐而發展。20世紀50年代出現了環境問題的第一次高潮,工業發達國家的環境污染達到了嚴重的程度,直接威脅到人們的生命和安全,激起了廣大人民群眾的不滿,發達國家的政府和企業被迫治理環境污染。但由于這次環境問題高潮主要是小范圍的環境污染問題(重點是城市地區),而污染源主要是燃料燃燒和工藝生產過程(重點是工業污染源)。所以,這一時期的廢氣治理主要是工藝尾氣回收利用和廢氣凈化處理等工業污染源單項治理。人們已開始認識到單個污染源治理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環境問題,也難于達到改善環境質量的目標,開始提出污染綜合防治的概念。20世紀80年代開始出現了第二次環境問題的高潮。這次高潮與第一次不同,范圍大(城市、農村、廣大區域乃至全球)、危害嚴重(關系到整個人類的生存和發展),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都面臨著嚴重的環境行染與破壞,而污染來源復雜、污染物種類繁多,解決這類環境問題僅靠污染源單項治理是難以奏效的,從區域的整體出發進行環境污染綜合防治就成為發展的必然趨勢,廢氣治理在這種大趨勢下也必然發展偉大氣污染綜合防治。
(二)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治理
1.中國環境政策的選擇
20世紀80年代初中國政府已開始意識到環境問題的嚴重性,并開始著手制定環境保護戰略。當時面臨三種選擇;一是按照工業發達國家的模式,靠高投入、高技術控制環境污染,二是把環境保護暫時放一放,西安快速發展經濟,等到擁有更大經濟、技術實力后再來治理污染,即實際上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三是根據中國的國情探索出一條投資省、效果好的新途徑。
對于第一種選擇,中國是不可能實行的。中國人口眾多、人均資源少,經濟尚不發達,技術仍然落后,在相當長一個時期內還不可能拿出大量資金用于環境保護。對于第二種選擇,“先污染、后治理”,工業發達國家的實踐已經證明是一條彎路,是慘痛的教訓。由于對環境保護的必要性、緊迫性認識不足,對于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做好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要意義認識不足,仍然走上了“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造成了嚴重的后果。經過多年的探索之后,認識到必須根據中國的具體國情制定環境保護戰略和環境政策,必須找出一個從環境和經濟角度都可以接受的模式,投資省、效果好的符合國情的新途徑。基于上述認識,1983年末召開的第二次全國環境保護會議確定了我國環境保護的大政方針和環境政策體系的初步框架,為我國環境保護事業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大氣污染綜合防治是環境政策的具體體現
“三同步”環保方針,即經濟建設、城鄉建設、環境建設同步規劃、同步實施、同步發展,明確規定了發展經濟與保護環境的關系,不是先污染、后治理,而是經濟建設與環境建設同步規劃、綜合平衡,并要同步實施,達到同步協調發展。在環境污染治理方面體現“三同步”方針,就是首先做到“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治理”這項政策表明,無論是從經濟學角度或是從環境管理學角度來講,預先采取防范措施,不產生或盡量減少污染物的排放量,降低對環境的損害,是解決環境問題的最好辦法;對于已造成的污染和在現有技術經濟條件下仍難于避免的污染物排放,仍要進行治理、防治結合;治理污染的指導思想要以生態理論為指導,從區域(或城市)的整體出發,全面規劃、整體優化、綜合治理。
大氣污染綜合防治,是區域(或城市)環境污染綜合防治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區域(或城市)大氣環境的整體出發,以改善大氣環境質量為目標,制定大氣污染綜合防治規劃。抓住主要問題,綜合運用各種措施,組合、優化確定大氣污染防治方案,具體體現了“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治理”的環境政策。
3.綜合防治,實現“三個效益”的統一
一個區域(或城市)的污染狀況是多種污染源和多種有關的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其污染染程度不但與污染源的排放強度直接相關,而且與污染源密度、工業結構與布局、人口密度及其分布、地區的地形與氣象條件、植被情況、能源構成以及交通狀況等多種因素相關。因此,為改善大氣環境質量,必須從整體出發,進行大氣污染綜合防治。單個污染源治理與污染綜合防治并不相互排斥,對單個污染源的治理(包括減少污染物的產生和排放),是綜合防治的基礎,但僅從一個個的污染源進行分散治理,不能有效地改善區域大氣環境質量。從區域的整體出發,制定大氣污染綜合防治規劃,恰當確定本區域的大氣污染控制水平、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水平,并分配到污染源,對污染源的治理起指導作用;綜合防治還可以把各種有效措施組合成多種方案,經綜合分析、整體優化,達到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與環境效益的統一。